結直腸癌發(fā)病率遞增 排便習慣改變應警惕
發(fā)布時間:2019/12/23 15:36:51 瀏覽次數(shù):3382次
結直腸癌(Colorectal Cancer,簡稱CRC)是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。據統(tǒng)計:我國的結直腸癌每年發(fā)病遞增速度為世界平均數(shù)的兩倍,根據2005年對全國十分之一的人口進行調查發(fā)現(xiàn),新增的結直腸癌患者發(fā)病率以每年3.9%速度在遞增,而世界平均水平則只是2%增速。我國每年新發(fā)病例已超過17萬,是發(fā)病率排第四位的惡性腫瘤性疾病。
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,人們的養(yǎng)生保健意識越來越強,可人們大都把注意力放在了心、腦、肝、腎等臟器上,而忽視了腸道的保養(yǎng)。殊不知,腸道健康與我們的人體健康密切相關。因為人體所需要的營養(yǎng)素主要來自腸道對食物的消化與吸收,而代謝后的廢物有相當一部分是通過腸道來排泄的。如果腸道不健康了,它就會影響您的生活質量,甚至威脅生命。一些很少留意的腸道問題,其實已經在危害你的身體健康,很多危及生命的疾病都是從這些你不重視的小事發(fā)展來的。所以了解腸道知識是非常重要的。
直腸由于距肛門距離最近,直腸癌的及時診斷并不困難,但很多病人由于對便血、大便習慣改變等癥狀認識不夠,錯過最佳診斷治療時機。當出現(xiàn)以下情況時,都應引起注意:
1、排便習慣與糞便性狀的改變常為最早出現(xiàn)的癥狀,如排便次數(shù)增加、腹瀉、便秘、便中帶血、膿或粘液。
2、腹痛也是早期癥狀之一,常為定位不確切的持續(xù)性隱痛,或僅為腹部不適或腹脹感,出現(xiàn)腸梗阻時則腹痛加重或陣發(fā)痛。
3、腹部腫塊多為瘤體本身,有時可能為梗阻近側腸腔內的積糞。
4、腸梗阻癥狀多以低位不完全性腸梗阻為主,腹脹、腹痛、便秘為主要表現(xiàn),當完全梗阻時,癥狀加重,表現(xiàn)為腹部脹痛并陣發(fā)痛。
5、全身癥狀由于慢性失血、腫瘤潰爛、感染、毒素吸收等,病人可出現(xiàn)貧血、消瘦、乏力、低熱等。尤其是右半結腸癌,很多病人以貧血、消瘦為主要原因就診。
建議高危人群作直腸癌篩查
由于結直腸癌的早期癥狀不明顯,易被忽視。凡40歲以上有以下任一表現(xiàn)者應列為高危人群:
①Ⅰ級親屬有結直腸癌病史者;
②有腫瘤史或腸道息肉史者;
③大便潛血試驗陽性者;
④已下五種表現(xiàn)具有二項以上者:粘液血便、慢性腹瀉、慢性便秘、慢性闌尾炎病史或精神創(chuàng)傷史。對高位人群或對疑為結腸癌時,行X線鋇灌腸或結直腸鏡檢查,均不難明確診斷。
直腸癌的檢查應遵循由簡到繁的步驟進行。常用的檢查方法有以下幾項:
1、大便潛血檢查大規(guī)模普查時或對一定年齡組高位人群作為結直腸癌的篩查手段。
2、直腸指檢時診斷直腸癌最重要的方法,由于中國人直腸癌近75%為低位直腸癌,能在直腸指檢時觸及。因此凡有便血、大便習慣改變、大便變形等癥狀,均應行直腸指檢。
3、內鏡檢查結直腸鏡是診斷結直腸癌的最重要的方法,不僅可在直視肉眼下作出判斷,還可病理活檢進行病理診斷,最終確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