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天,陰退陽長,寒去熱來,草木萌發(fā),萬物披新。根據(jù)中醫(yī)學“天人相應”的觀點,人們應注意以下4個方面的調養(yǎng)。
精神調養(yǎng) 春天是一個“天地俱生”的季節(jié),人應順應春天陽氣升發(fā)、萬物始生的特點,在精神調養(yǎng)方面,著眼于一個“生”字。就是說人們要讓自己的意志生發(fā),而不要使情緒沉悶、抑郁,應做到思想開朗、積極向上、心胸開闊、樂觀豁達,一定要讓情志生機盎然。由于肝應于春,在志為怒,故春天精神調養(yǎng)最主要的就是遇事戒怒,盡量排遣不良情緒的干擾。為使情志暢達,春天人們應多出戶外活動,投向大自然的懷抱——郊游、遠足、踏青,在花的世界和綠色的海洋中,陶冶情操、修身養(yǎng)性。
飲食調養(yǎng) 根據(jù)中醫(yī)學“春夏養(yǎng)陽”的理論,春天可吃些蔥、姜、蒜、韭,不僅能祛散陰寒、助陽氣升發(fā),其中所含的有效成分還具有殺菌防病的功效。由于春天人體肝氣易亢,肝旺可傷脾,因此,唐代藥王孫思邈曾講:“春日宜省酸增甘,以養(yǎng)脾氣!笨蛇m食大棗、蜂蜜之類滋補脾胃的食物,少吃過酸或油膩、糯米團餅等不易消化的食品。還要多吃如芹菜、菠菜、白菜、油菜、萵筍、綠豆芽等蔬菜和時令水果,補充維生素、無機鹽及微量元素的不足。春天氣溫日漸升高,飲食應注意清淡,不宜進食羊肉、狗肉、麻辣火鍋以及辣椒、花椒、胡椒等大辛大熱之品,以防體內(nèi)積熱,邪熱化火導致瘡癰癤腫等疾病。
運動調養(yǎng) 生命在于運動。春歸大地、陽光和煦、暖風輕拂、空氣清新,正是運動的大好時機,人們應多開展諸如散步、快走、慢跑、騎自行車、舞蹈、放風箏等運動,也可練噓字功、梳頭功、升發(fā)陽氣操、舒筋活血操等,以順應春陽的生發(fā)。在鍛煉時須注意,經(jīng)過冬季這樣一個運動“低潮期”,人體肌肉松弛,關節(jié)、韌帶僵硬,中樞神經(jīng)、內(nèi)臟系統(tǒng)功能相對較弱,故要循序漸進,運動前做好準備活動,防止外傷。另外,運動后還要加強保暖,避免傷風感冒。由于春季氣候較為干燥,運動中又要大量排汗,所以此時鍛煉應注意水分的及時補充。
Copyright © ahxlyzs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冀ICP備16010115號-1 冀公網(wǎng)安備 13048102000289號